開學倒數計時,家長充滿期待可以將孩子送回學校,那老師們在忙什麼呢?為了讓班級在最短時間步上軌道,慈大附中於8月17日,中小學同步分流辦理「我和我的班---獨一無二的班」班級經營工作坊,透過教師分享交流,提升親師溝通效能,思考如何營造獨一無二的班級風氣,促進學生學習熱情與動機,讓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體現班級的內在品格與外部形象。
如何讓家長與學生成為教育的合夥人?如何凝聚班級的向心力?如何建立學生的閱讀習慣?慈大附中深知,有效的班級經營及良好的班級風氣,對學生的學習有正向的影響,因此,中小學學務處特別於工作坊中邀請班級經營極具特色的導師,以自身的經驗和與會導師們分享、交流,如何營造有品有愛班級,打開家長心串起愛的流動。
小學部郭依潔老師分享自己第一次擔任低年級導師,如何創造有品有愛的班級,讓小一新鮮人在愛的氛圍中適應校園生活。她也提到常常在下課時間,觀察學生間的互動,從中察覺到改變教室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因此依潔老師在班級中常常讚美及鼓勵孩子正向的表現,漸漸的也影響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這份愛的能量逐漸在班級中傳開。
李桂枝老師以自身的經驗打開你我的心,串起愛的流動,分享如何走入家長的心,在親師溝通上最重要的就是「同理」,面對面的溝通或是親切真誠的態度都會比單純用Line訊息,更能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而聯絡簿也是一個建立親師關係的好平台,平時可以在聯絡簿上運用正向的句子鼓勵學生,藉此也能讓家長了解孩子平時的學習表現建立好印象。鼓勵老師以家長的角度,同理家長的陪伴孩子成長的心情,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攜手合作讓孩子成長。
擔任高年級導師的陳家榆老師分享可以藉由班級活動凝聚班級的向心力,她提到班上學生面對運動會拔河項目時,一度認為沒希望,紛紛想放棄了,但是老師為了重拾孩子們的自信心,凝聚班級向心力,與孩子們共同定下一個努力目標,利用課餘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練習。果然最後在運動會當天,學生成功的打破了墊底魔咒,重拾了自信心更創造高峰經驗,這過程讓師生的心緊緊繫在一起,凝聚向心力,也學生了解到只要願意從「心」出發,天下無難事。
謝瑞君老師以「如何將閱讀融入在班級經營中」為題,分享閱讀不只侷限在書本中,從生活中的時事議題或是窗台邊的一盆植栽都可以是推廣閱讀的好幫手,從看見到思考進而對話,學生對於有興趣的內容更願意主動去閱讀,進而寫下或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讓班級能夠悅讀閱開心,也重新看見「心」生命。
中學部葉宜宣老師,以「三知小蛛~編織同理與自信的網」為題,從無到有,從0至凝聚班級學生、家長向心力的作法,國一上建構一套「溝通sop」,國一下「去自我為中心,製造同理」,國二上「創造成功經驗、學生互助共學」,國二下「好大人計畫(家長參與)」,分享2年的帶班酸甜苦辣。
黃韻臻老師,以「今晚我想來點綜藝玩很大~機智的教師生活」為題,建立班上小隊制度,透過互助、分享,實施「異質分組、段考換組」的措施,加強班級學生互動及互助,建立彼此的信任,加以「榮譽制度」,執行個人、小組的賞罰,強化學生彼此間的共識及信任。
林宜棻老師,以「威權下的龐溺—小王子培訓所」為題,以「全身、全時投入,土法煉鋼」與學生博感情,強調「導師」是個名份,更多時候是媽媽、褓母、姐姐、朋友的角色,與學生講道義、講情義、但仍會堅持師長的角色,建立學生責任感、榮譽感,讓學生體會認真會輸,但一樣要認真,「能低頭」才能把事做好,因為老師會陪著你。
陳君儀老師以君儀的「燒冷冰」教室為題,表示每次帶班都是新的挑戰,即使經驗豐富,仍須因應不同的學生特質,處理學生事件,且強調三大主軸「了解孩子—每天中午和一位學生談心」、「不怕失敗--只要肯挑戰就不要怕失敗」、「親師溝通--多談多聊多分享,會比發生事情後再說來得好」,建立親、師、生的關係。
最後,由李玲惠校長,分享與現任台中分局長吳燕山先生,35年師生情誼的故事,以自身豐富的班級領導經驗,分享「師長的言行」及「班風」,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校長也帶領導師們透過實作練習,了解如何利用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國、一班一認養、一班一好人、一班一善事等班級討論議題,建立專屬自己班級的特色。110學年度即將於九月一日開學,慈大附中導師們已經準備好,以獨一無二的班風迎接學生、迎接新學年。
撰文/侯明佐、朱紹華;攝影/慈大附中提供
本文出自: http://n.yam.com/Article/20210821194452
離婚證人 、台北離婚證人 、新竹離婚證人 、彰化離婚證人 、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 、結婚證人
留言列表